2023年4月25日,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碰到蔡树农老师,他说《美术报》今年创刊三十周年了,真是“几千里外相逢处,三十年间一梦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最初接触《美术报》是在1995年,那时还在华家池的浙江农业大学上学,离《美术报》报社大约三公里。空闲时便骑着自行车去杭州书画社、杭州美术家画廊、浙江展览馆艺术书店等转悠。在这些书店都能看到单张的《美术报》,看完就放回去了。现在想来报社最怕这种读者,只看不订又不买。在此向《美术报》公开表示感谢,当年一味地索取知识与资讯,收获多多,让我这个穷学生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
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就开始订阅《美术报》了。记得1999年的时候,我在《美术报》做了一个专版,文是张华飚老师写的,标题是《有限年华志比秋鸿》,那时戴家妙老师是兼职责编。这是我从艺以来的第一个专题专版推介,收到报纸后,很是激动,马上复印了一百份发给学生们。当时学生家长们就觉得咱们的书法老师可真厉害啊。
也是在这个时候,应霁民老师说《美术报》也想创办少儿书画版,于是我号召学生们都订阅《美术报》以示支持。有位家长印象深刻,他有三个小孩都是我学生,我说定一份就行了,他说不行要定三份,一人一份。我的一些优秀学生的作品也陆续在《美术报》刊登,这对我在深圳的书法教育带来了无形的支持。那时与应老师联系密切,他还好心地想介绍一位新来《美术报》的美女记者给我,嘿嘿。
车帝麟 篆刻 释文:字间浮生
也记得2000年的时候,以美术为主的《美术报》,书法篆刻也开始全面爆发,开设的《书法周刊》发的原创文极有可读性,这让我很有感触,我在中国书法网的个人专栏《车行天下》也时不时地模仿写些原创文章。无奈一直在模仿,一直未超越。《美术报》对书坛中的一些尖锐话题总是能抢先展开报道。听到很多读者说收到《美术报》,首先打开看中间的《书法周刊》。
2004年,《美术报》策划了《浙江篆刻百家》,也选了名气不大、水平不高的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家,这是我在《美术报》的第二次专题专版。从此,我也暗暗下了一个决心,既然是浙江百家之一,就一定要努力创作,不负期望。
一转眼到了2013年的某一天,我与蔡树农从杭州坐动车去合肥参加一个书法活动。动车上,他说看了我在《书法报》上的《小世说》挺好玩,问还有没有,有的话多多益善,整理下在《美术报》上发。之后我在慈溪一位朋友那调理手疾之余,就开始整理自己在微博与微信上写的段子。首期很快见报,这才看到蔡老师给我的专栏名起的叫《微言“耸”听》。然后这一写就无法停止了,我开始慢慢注意大家的言行,将关键词记在手机上,空暇时形成文字。没想到这个专栏竟受到书法界的广泛好评。
记得一次在上海参加周慧珺书法展,经人介绍后,林岫老师即刻说:“啊呀,你就是车帝麟啊,我可是你《微言‘耸’听》的忠实粉丝啊,好玩、幽默,以为你很瘦小,没想到那么壮实,啥时候也《微言‘耸’听》下我啊?”还有朱关田老师见到我就说:“专栏那么有意思,怎么都不写写我?”骆恒光老师说:“《美术报》我是先打开看《微言‘耸’听》的。”
无心插柳在《美术报》写了五十期《微言“耸”听》专栏,2022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将我在《书法报》上的《书坛动车组》专栏一起结集出版了一千条,书名《书坛动车》。
值此《美术报》创刊三十周年之际,再次向《美术报》表示祝贺与感谢。
(作者系深圳书协副主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