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期待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推广普及,为生命争取更多机会
偶然的机会,我学了一招保命救人之技。
“只需根据语音和显示提示,一步步来即可。”朋友连比画带讲解,向我介绍,“其实AED用起来很简单,我们经常做救援工作的都叫它‘傻瓜电击器’,而且成功率高,比心肺复苏更容易掌握。”
他教我的AED,正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简称,是一种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因便携、易操作、效果好也被誉为“救命神器”。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心源性猝死,其中大量发生在医院之外,如能广泛配置、普及使用自动除颤器,将大大提高急救成功率,挽救数以万计的生命。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近年来,这种急救设备在各类公共场所的身影逐渐多了起来,通过使用它而成功抢救生命的暖心热闻频频登上热搜,其作用与价值也逐步被大众熟知和认可。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各方都在为这种急救设备的普及应用贡献力量。
如多款电子地图都可以通过在页面搜索来寻找附近的自动除颤器位置,并提供清晰路径标识;南京的10辆网约车配置自动除颤器组成急救车队,随时机动响应;部分商场写字楼将除颤器放置于灭火器旁这样的醒目位置;邯郸一私家车车主自费配备心脏急救设备,并在车身注明“如有需要可破窗使用”……这些或大或小的细心善举,都在促进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有效应用,为生命争取更多机会。
同时也要看到,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普及应用仍然任重道远。我国每10万人享有的设备数量仍然严重不足,整体来看普通群众对这种急救设备的知晓率和使用率仍然较低,公共急救意识也有待提升,急救领域知识的宣传科普和技能培训还需加大力度。
只有人人都有救人能力,人人才有获救机会。期待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推广普及,能够形成“一波才动万波随”的局面,让众人在救人这件事上“有心”更“有力”。